
+0731-85182825
收藏古玩玉器現在成了很多市民的興趣愛好,但古玩玉器市場魚龍混雜,稍有不慎,就會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,今年3月,無錫市民嚴先生買了一塊號稱和田玉制成的貔貅,但檢測下來發現壓根不是那么回事。
3月,無錫市民嚴先生在南禪寺的古玩城閑逛,途經一處攤位,攤主和一名男子的對話引起了他的注意。當時,一名男子手拿一個像玉制的貔貅,想要賣給攤主,攤主看了之后說這東西看起來是個不錯的料子,東西也很好,但是他自己身上沒有那么多錢,買不下來,拿貔貅的人說自己有事馬上要走,要買就買。
賣貔貅的男子剛離開,攤主告訴嚴先生那塊玉是和田玉,機不可失,倆人可以一起買下,所得利潤平分。愛好古玩的嚴先生心動了,趕緊追上那名賣玉男子。賣玉男子跟嚴先生說,他現在有事比較急,如果嚴先生真心想買,幾萬塊的和田玉可以以5500元的價格出售。隨即,嚴先生就付了錢,但是當嚴先生再扭頭尋找攤主時,攤主卻消失了,嚴先生這才意識到不對勁。
接到嚴先生的報警后,為了確認這是一起詐騙案,警方立即將玉送往專門的鑒定機構。鑒定機構認為,嚴先生購買的是碳酸鹽質玉,不是和田玉。碳酸鹽質玉的價值比和田玉低很多,一般產量比較大,都是用來做建筑材料。如許多大門口的大石獅子,或者鋪的地磚采用碳酸鹽質玉的比較多。
確定此案屬于詐騙案后,警方隨即介入調查,根據沿途視頻監控,很快發現了線索。監控顯示嫌疑人和嚴先生分開后,上了一輛白色轎車離開了南禪寺。而白色轎車車主就是當天擺攤的攤主。案件偵查到這里,民警基本上摸清了嫌疑人實施詐騙的套路。
據民警介紹,詐騙分子兩個人相互打配合,一個人負責擺攤,一個人背包假裝賣玉。他們當著旁邊的受害人,或者路過的客人假裝自己賣玉。擺攤的人說這個是好東西想要收下來,其目的就是讓周圍的人相信賣的是好東西,以此贏得他們的信任,最后將玉高價賣給受害者。
今年5月初,警方奔赴全國各地將這4人詐騙團伙全部抓捕歸案。經審訊,該團伙今年三月以來一直在江蘇一帶活動,專騙古玩愛好者,已詐騙多人,涉案近10萬元。
警方介紹,其實此類詐騙手法比較常見,屢見不鮮。還有一些犯罪分子會冒充農民工,謊稱自己從工地上挖出了一些寶貝,然后拿到市場上來進行交易。在此提醒市民朋友,想要購買玉器古玩之類的貴重物品,最好到正規的交易場所,還是那句老話,天上不會掉餡餅。